<<  < 2014 - >  >>
1 2 3 4 5
6 7 8 9 10 11 12
13 14 15 16 17 18 19
20 21 22 23 24 25 26
27 28 29 30 31




模块五必选案例分析

 

一、老师没有发现上网和玩游戏的同学,也没有发现一直没有完成基础自测的同学,你觉得原因是什么?谈谈你认为可行的解决办法?

答:老师没有发现上网和玩游戏的同学,也没有发现一直没有完成基础自测的同学,我觉得原因有这些:

1、多媒体网络教学自由度高,学生的自主性强,教学难于管理。

2、学生的好奇心重,容易出现这种情况。

我认为解决的办法是:

1、加强纪律监督,老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要走下讲台去“巡视”,这样做还能随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;

2、加强技术保障,如进行一些设置,让学生在广播教学的时候不能脱离广播教学网。

 

二、“电子称象”课中,老师和学生应用了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哪些功能?

答:我觉得“电子称象”这一课中,教师和学生运用了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以下功能:

1、遥控辅导。即教师可以远程控制学生的键盘和鼠标,以及相应的计算机操作。在遥控辅导中,教师可以实时监控被遥控学生的电脑屏幕,并可以同被遥控学生进行双向交谈。

2、屏幕广播。屏幕广播功能主要用于将教师机的电脑屏幕画面实时显示给全体、群组或单个的学生观看,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屏幕上看到教师的操作,同时可以通过耳机听到教师的讲解。

3、消息发送。教师和学生,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。

4、电子举手。学生若有问题,可通过“电子举手”示意,教师只要坐在教师机前将学生屏幕切换到教师屏幕上,便可帮其发现问题,通过话筒对话和屏幕的演示解决问题。

 

三、你觉得这堂课的成功之处与失败之处分别在哪里?

答:我觉得这堂课的成功之处表现在:

1、创设情境成功,达到吸引学生,带问思考学习。

2、准备资料充分,VCT课件祥细。

3、自主学习与讨论学习思考相结合,课本知识与教师引导相结合,快乐学习与任务学习相结合,个别学习与普遍学习相结合。学与练相结合。

4、重视过程与形成性知识建构。

在本节课中,王老师一开始创设了情境,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思考,并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操练与练习教学模式,让学生进入自主探究过程,可以说,他前面的三个环节都是设计得不错的。

我觉得这堂课的失败之处有:

1、兼顾层次性不够

2、缺乏组织性教学

3、教学目的性要进一步明确

4、教学管理要加强

5、总结与提高要加强

 

四、你认为什么样的课程活动适合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教学?

答:我认为在以下情况中,可以考虑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教学。

1、多媒体演示教学。

2、交互式教学。

3、学生自主学习。

 

五、学生在自测和游戏的时候,电脑对学生的操作有一定的反馈,您认为这是否可以取代老师对学生的反馈?

答:学生在自测和游戏的时候,我认为,这不可以取代老师对学生的反馈。因为,电脑对学生的操作虽然有一定的反馈,但这种反馈是建立在老师设计的程式的基础上的,它往往只能判断对与错,并提供正确的参考答案。至于与学生之间的互动,那根本是极其微弱的。而教师的评价反馈是多种多样的,并且是站在“以人为本”高度进行评价,电脑对学生的操作的反馈,几乎是固定的、死板的、根本不可以取代老师对学生的反馈,它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有益的补充,在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些机械的、较常规的练习与测试上发挥一定的作用。

发表评论:
天涯博客欢迎您!